- 成语名称:苦身焦思
- 成语拼音:kǔ shēn jiāo sī
- 成语解释:焦:焦急。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。
- 成语出处: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吴既赦越,越王勾践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- 成语例句:
- 是否常用:
- 感情褒贬:中性成语
- 成语词性:作谓语;用于人
- 结构类型:联合式成语
- 形成年代:古代成语
- 繁体字形:苦身焦思
- 英文翻译:Ponder over
- 成语分类:
四字的成语
联合式的成语
K开头的成语
史记的成语
- 近义词:
苦身焦思
劳身焦思
焦思苦虑
苦心焦思
劳心焦思
- 反义词:
匡时济俗
- 成语造句:
“越王勾践返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”。
祭文热情歌颂了大禹“苦身焦思,忘家忘我”的崇高精神,颂扬了古越大地“政通人和,物阜民丰”的盛世景象,表达了“再接再厉,重铸辉煌”的坚定信心。
"吴既赦越,越王勾践返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
古之“卧薪尝胆”之传说,说的是春秋时,越国被吴国打败,“越王句践反(返)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
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,为了雪耻报仇复国,每天睡在柴草上,“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”,“出入尝之,不绝于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