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成语名称:噤若寒蝉
- 成语拼音:jìn ruò hán chán
- 成语解释:噤:闭口不作声;若:像;寒蝉:深秋的知了。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。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。
- 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杜密传》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”
- 成语例句:他的话完了,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,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、面面相觑。(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三十八章)
- 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- 感情褒贬:中性成语
- 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害怕不敢说话
- 结构类型:偏正式成语
- 形成年代:古代成语
- 繁体字形:噤若寒蟬
- 英文翻译:keep silent like a cicada in cold weather
- 成语分类:
四字的成语
偏正式的成语
小学常考易错的成语
人物心理的成语
畏惧的成语
- 近义词:
仗马寒蝉
守口如瓶
张口结舌
沉默寡言
理屈词穷
缄口不言
缄口结舌
默不作声
默默无言
- 反义词:
侃侃而谈
口如悬河
口若悬河
百家争鸣
鼓噪而起
- 成语造句:
在校长面前,李芳噤若寒蝉。
在这关键时刻,你要作一个讜论直发的勇者,还是噤若寒蝉的懦夫?
有时沉默的确是金,有时却只是怯懦而噤若寒蝉。
夫妻两人吵得正凶,却忽略了脸色发白,噤若寒蝉的孩子,瑟缩地躲在墙角。
一敲卓子,孩子马上噤若寒蝉。
说几个美女也早已吓得噤若寒蝉。
道不行则隐,莫怪我噤若寒蝉,不谈国事。
我们噤若寒蝉地站着,眼看那条蛇逍遥自在地游来游去。
没有圈子的时候,就会老老实实,噤若寒蝉。
老将军一生气,全场立即噤若寒蝉,鸦雀无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