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教复读网 诗词网 诗词大全

笔法诀

[唐]李世民
夫欲书之时,当收视反听,绝虑凝神,心正气和,则契于玄妙。心神不正,字则攲斜;志气不和,书必颠覆。其道同鲁庙之器,虚则攲,满则覆,中则正。正者,冲和之谓也。
大抵腕竖则锋正。锋正则四面势全。次实指,指实则节力均平。次虚掌,掌虚则运用便易。
为点必收,贵紧而重。为画必勒,贵涩而迟。 为撇必掠,贵险而劲。为竖必努,贵战而雄。为戈必润,贵迟疑而右顾。为环必郁,贵蹙锋而总转。为波必磔,贵三折而遣毫。
侧不得平其笔。勒不得卧其笔,须笔锋先行。
努不宜直,直则失力。
趯须存其笔锋,得势而出。策须仰策而收。掠须笔锋左出而利。啄须卧笔而疾罨。磔须战笔外发,得意徐乃出之。
夫点要作棱角,忌于圆元,贵乎通变。
合策处策,“年”字是也。合勒处勒,“士”字是也。
凡横画并仰上覆收,“土”字是也。
三须解磔,上平、中仰、下覆,“春”、“主”字是也。凡三画悉用之。
合掠即掠,“户”字是也。
“彡”乃“形”、“影"字右边,不可一向为之,须背下撇之。
“爻”须上磔衄锋,下磔放出,不可双出。
“多”字四撇,一缩,二少缩,三亦缩,四须出锋。巧在平躏砾,则古秀而意深;抽在乎轻浮,则薄俗而直置,采摭菁葩,芟薙芜秽,庶近乎翰墨。脱专执自贤,阙于师授,则众病蜂起,衡鉴徒悬于暗矣。
【注释】
收视反听:谓不视不听。形容专心致志,心不旁骛。 陆机《文赋》:“其始也,皆收视反听,耽思傍讯。”李善注:“收视反听,言不视听也。”王统照《湖畔儿语》:“因此,我去逛湖的时候,只有收视反听地去寻思些自己的事。”亦作“收视返听”。 梁启超《新民说》第十六节:“其祈焉则必收视返听,清其心以对越于神明。” 凝神:聚精会神。 心正气和:内心正直,态度温和。指不急躁,不生气。 契:相合,相投。 玄妙:心神精神状态,幽深微妙的境界。唐孟浩然《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》:“渐通玄妙理,深得坐忘心。” 攲(qí)斜:倾斜。 志气:意志和精神。 颠覆:物体颠倒失序,倒翻。 鲁庙之器:宥座之器,攲器。古时国君置于座右,以为不要过或不及之劝戒。《荀子·宥坐》篇:“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,有欹器焉。孔子问于守庙者曰:‘此谓何器?’对曰:‘此盖为宥坐之器。’” 冲和:冲淡平和。 险而劲:此处指书法峻拔有力。《旧唐书·儒学传上·欧阳询》:“ 询初学王羲之书,后更渐变其体,笔力险劲,为一时之绝。” 宋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:“崇宁间,蔡京临平寺 额作险劲体。” 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一》:“视壁上大书一我字,笔力险劲。” 迟疑:游移不定,犹豫不决。 郁:原意为繁盛的样子,此处借指郁积,阻滞。 蹙:紧迫,急促。此处指聚拢貌。 三折:三折笔,谓捺笔有三次波折。晋王羲之 《题卫夫人笔阵图后》:“每作一波,常三过折笔。”李贽 《初潭集·师友四·书画》:“钟繇 弟子宋翼,每划一波三折笔。”波,捺。元陈绎曾《翰林要诀·圆法》:“上点如右足立定,取力下屈如右股三折。”、“三过笔中又有三过,如水波之起伏。” 遣:本义释放。遣,纵也,抒发 ,运用,使,让。 笔锋先行:用笔要旨,中锋大法。 趯:踢。此处指中国汉字的笔画之一的挑(自左下挑向右上)。 仰策:书法用字名称,指仰横。 卧:倒伏;横陈 。 磔(zhé):汉字书法用词,指右下方的捺笔。 战笔:“战”后作“颤”,发抖。此处指书法或国画笔法之一,行笔战动,以取线条遒劲之效。亦称“颤笔”。即手执着毛笔在写笔划时,提按提按的连续动作,边颤边往前(后或左右)行笔。颤笔取涩势,颤笔时要掌握好颤的度,过度则写出的线条形如锯齿(赵钦仁辑);书画史上,周文矩画人物以“战笔”最有名,代表作是《重屏会棋图》。 棱角:物体上两个平面相交而形成的尖角。物体边缘的接角。 通变:不拘常规,适时变动。 衄(nǜ)锋:在书法中,“衄锋”其实就是“扭锋”。按:罗君惕曾说:“丑是扭的本字。”很多右旁是“丑”的字,都有 “扭”的意思。扭纽钮杻忸沑狃等,都有“扭”的意思。 躏:使力的碾踏。 砾:小石,碎石。 轻浮:犹轻飘,份量轻。 薄:减轻。 直置:直书胸臆。 采摭(zhí):采集摘录。 箐(jīng 或 qiāng):一种细竹。 葩:草木的花。 芟(shān)薙(tì):刈除;开垦。又指删削。 芜秽:冗杂;杂乱。 庶:将近,差不多。 翰墨:笔墨,又指文章书画。 专执:犹固执。 蜂起:像群蜂飞舞,纷然并起。 衡鉴:秤子和镜子,此处比喻为准绳和楷模。整句意指盲目自学犹如在黑暗中放置衡器和镜子,是徒然无功的。
【译文】
【赏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