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教复读网 诗词网 诗词大全

祭侄季明文稿

[唐]颜真卿
惟尔挺生,夙标幼德,宗庙瑚琏,阶庭兰玉。〈方凭积善〉,每慰人心。方期戬穀。何图逆贼间衅,称兵犯顺。尔父〈□制,改「被胁」又改〉竭诚,常山作郡;余时受 命,亦在平原。
仁兄爱我,〈恐〉俾尔传言。尔既归止,爰开土门。土门既开,凶威大蹙。〈贼臣拥众不救〉贼臣〈拥〉不救,孤城围逼。父〈擒〉陷子死,巢倾卵覆。天不悔祸,谁为荼毒。念尔遘残,百身何赎。
呜乎哀哉!吾承天泽,移牧〈河东近〉河关。〈尔之〉尔明比者,再陷常山。〈提〉携尔首櫬,〈亦自常山〉及兹同还。抚念摧切,震悼心颜。方俟〈□□〉远日,〈□〉卜尔幽宅。〈抚〉魂而有知,无嗟久客。
呜呼哀哉尚饗!
【注释】
乾元元年:即公元758年。乾元,唐肃宗李亨年号。 庚午朔:那个月(乾元元年九月)的朔日是庚午日。 三日壬申:那个月(乾元元年九月)的初三日是壬申日。 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:祭祀就发生在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九月初三日。 第十三叔:颜真卿在从兄弟十五人中排行第十三。 银青光禄夫:应为「银青光禄大夫」。 蒲州:地名。 丹杨县:地名。唐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丹杨郡移置润州(今镇江),同时改曲阿县为丹杨(阳)县。 庶羞:指各种食物。庶,各种;羞,通「馐」,食物。 挺生:挺拔生长,亦谓杰出。 夙标:《晋书·王敦桓温列传》:「韫文武之奇才,见赏通人,夙标令誉。」 幼德:一释作「劭德」。劭,高尚美好之意。 阶庭兰玉:喻能使门楣光辉、有出息的子弟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「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于庭阶耳。」 常山:常山郡(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)。 平原:今山东德州陵县。 俾(bǐ):使,把 归止:《诗.齐风·南山》:「既回归止,曷又怀止。」止,助词。 爰(yuán):乃、于是。 土门:今河北井陉,唐时为战略要地。 蹙:紧迫。 遘(gòu):遭遇。 河关:黄河与蒲津关之合称,指蒲州。颜真卿时任蒲州刺史。颜真卿在《蒲州刺史谢上表》中说:「此州之地,尧舜所都。表里山河,古称天险。」 比:亲近。 首櫬(chèn):指盛装季明首级的棺木。《说文解字》:「櫬,棺也。」 及兹同还:一释作「及竝同还」。《说文解字》:「竝,并也。从二立,一起。」颜真卿《祭伯文豪州刺史文稿》有「脱于贼手,竝得归京」句。 抚念:悼念。 摧切:伤痛摧心深切。
【译文】
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,农历是戊戌年。农历九月的朔日是为庚午日,初三日壬申,(颜季明的)第十三叔、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。加使持节、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。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。现今用清酒和多种美食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。词曰: 惟有你(季明)生下来就很出众,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。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,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,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。正期望(季明)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,谁想到逆贼(安禄山)乘机挑衅、起兵造反。你的父亲(颜杲卿)竭诚尽力,在常山担任太守。我(颜真卿)那时接受朝廷任命,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。仁兄(杲卿)出于对我的爱护,让你给我传话(即担任联络)。你既已回到常山,于是土门被夺回。土门打开以后,凶逆(安禄山)的威风大受挫折。贼臣(王承业)拥兵不救,致使(常山)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(颜杲卿)和儿子(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)先后被杀。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.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,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!天啊!面对这样的惨祸,难道你不感到悔恨!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?念及你(季明)遭遇这样的残害(被杀后只留头部,身体遗失).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?呜呼哀哉! 我承受是上的恩泽,派往河关(蒲州)为牧。亲人泉明,再至常山,带开盛装你首级的棺木,一同回来。抚恤、思念之情摧绝切迫,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,容颜变色。 请等待一个遥远的日子,选择一块好的墓地。你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,请不要埋怨在这里长久作客。呜呼哀哉! 请享用这些祭品吧!
【赏析】
《祭侄文稿》,全名《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》,俗谓《祭侄帖》。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所书,后世誉为「在世颜体第一」、「天下行书第二」,行书纸本,纵28.2公分,横75.5公分。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公元755年),安禄山起兵,河北二十四郡纷纷瓦解,仅颜真卿堂兄颜杲卿及其子颜季明守常山郡(今河北省正定县西南),颜真卿守平原郡(今山东省陵县)。颜杲卿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,擒高邈、何千年。一时河北十七郡响应。天宝十五年(公元756年),安禄山围攻常山,执颜季明,藉逼颜杲卿降。但颜杲卿不屈,大骂安禄山,颜季明被杀。不久城为史思明所破,颜杲卿被押至洛阳,见安禄山。颜杲卿怒骂安禄山,被处死。颜氏一门三十馀口被害。 唐肃宗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,颜真卿命人至河北寻得颜季明头颅,挥泪写下《祭侄文稿》一文,二十三行,每行十一二字不等,共二百三十四字。 《祭侄文稿》曾经由北宋宣和内府、元朝张晏、鲜于枢、明朝吴廷、清朝徐乾学、王鸿绪及内务府等收藏。原卷前后隔水有宋「宣和」、「政和」小玺、天水园印及历代鉴赏收藏印鉴数十方,还有鲜于枢、张晏、周密等人题跋。自宋朝始,《祭侄文稿》已摹刻入石。民国初年,延光室(书画出版社)首先应用摄影技术,以黑白照片的形式影印出版了《颜鲁公祭侄文稿》的墨迹,此后又应用珂罗版影印出版。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成立后,也有类似的影印本刊出。原本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