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教复读网 诗词网 诗词大全

武昌九曲亭记

[宋]苏辙
子瞻迁于齐安,庐于江上。齐安无名山,而江之南武昌诸山,陂陁蔓延,涧谷深密,中有浮图精舍,西曰西山,东曰寒溪。依山临壑,隐蔽松枥,萧然绝俗,车马之迹不至。每风止日出,江水伏息,子瞻杖策载酒,乘渔舟,乱流而南。山中有二三子,好客而喜游。闻子瞻至,幅巾迎笑,相携徜徉而上。穷山之深,力极而息,扫叶席草,酌酒相劳。意适忘反,往往留宿于山上。以此居齐安三年,不知其久也。
然将适西山,行于松柏之间,羊肠九曲,而获小平。游者至此必息,倚怪石,荫茂木,俯视大江,仰瞻陵阜,旁瞩溪谷,风云变化,林麓向背,皆效于左右。有废亭焉,其遗址甚狭,不足以席众客。其旁古木数十,其大皆百围千尺,不可加以斤斧。子瞻每至其下,辄睥睨终日。一旦大风雷雨,拔去其一,斥其所据,亭得以广。子瞻与客入山视之,笑曰:“兹欲以成吾亭邪?”遂相与营之。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。子瞻于是最乐。
昔余少年,从子瞻游。有山可登,有水可浮,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。有不得至,为之怅然移日。至其翩然独往,逍遥泉石之上,撷林卉,拾涧实,酌水而饮之,见者以为仙也。盖天下之乐无穷,而以适意为悦。方其得意,万物无以易之。及其既厌,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。譬之饮食,杂陈于前,要之一饱,而同委于臭腐。夫孰知得失之所在?惟其无愧于中,无责于外,而姑寓焉。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。
【注释】
武昌:今湖北省鄂城县,秦名鄂县。公元二二一年,吴主孙权自公安县迁都于此,改名为武昌。 九曲亭:旧址在鄂城县西山九曲岭,为孙吴遗迹。 子瞻(zhān):苏轼的字。 迁:贬谪。 齐安:古郡名,即黄州,今湖北黄冈。 庐:居住。 江之南武昌诸山:黄州与武昌(今湖北鄂城)隔江相对。 武昌诸山:指樊山,又名袁山。 陂陁(pō tuó):起伏不平的样子。 涧谷:山中的溪涧峡谷。 深密:幽深浓密。 浮图:梵语,指佛寺。 精舍:僧人住所。 西山:即樊山,在鄂城西,上有九曲岭,这里指西山寺。 寒溪:水名,在樊山下,这里指寒溪寺,一名资圣寺。 隐蔽松枥(lì):林木丰茂,隐蔽天地。枥,同“栎”,即柞树,落叶乔木,果实叫橡,叶子可喂柞蚕。 萧然:清静寂寞的样子。 伏息:形容江水平静,缓缓流动的样子。 杖:拄。 策:拐杖。 乱流:横绝江水。 二三子:指若干青年儒生。语出《论语》,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一种称呼。 幅巾:不著冠,但以幅巾束首。裹幅巾者不着冠,以示洒脱。 徜徉(cháng yáng):自由自在地走。 穷:穷尽。 席:以……为席。 酌(zhuó):斟酒。 相劳:相互慰问。 适:到。 居齐安三年:这篇文章作于元丰五年(公元1082年),苏轼已在黄州住了三年。 获小平:得到了一块稍微平缓的地方。小平,一作“少平”。 陵阜(fù):大土山。 林麓(lù):泛指山中的林木。 向背:正面、背面。 效:呈现、显现。 有废亭焉:有一座荒废的亭子在这里。 百围:形容树干很粗。 千尺:是指树的高度。 斤:斧子一类的工具。 睥睨(pì nì):侧目斜视,有所打算。 斥(chì):开拓。 褰(qiān)裳:提起衣服。 先之:走在前面。 移日:时间消逝。 撷(xié)林卉: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。撷,摘取;卉,草的总称。 适意:合乎自己的心意,表示自得其乐。 易:改变。 厌:满足。 洒然:吃惊。 杂陈: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食物。 要之:总之。 委:抛弃。 腐臭:腐烂发臭。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:意谓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乐趣是从哪里获得的,又是在哪里失掉的。 “惟其无愧于中,无责于外,而姑寓焉”句:由于得失无常,因此只能要求自己问心无愧,处世无可责备,而姑且这样地生活在人世。姑,姑且;寓,寓世,住在人世;中,内心;责,责备。 是:这,即指适意而言。
【译文】
子瞻被贬到齐安(今湖北黄冈)后,他的家就住在江边。齐安没有什么名山,可是长江南岸武昌(今鄂州)的群山,连绵起伏,山谷非常幽深,其中有寺庙、僧舍,西边的叫西山寺,东边的叫寒溪寺。它们紧靠着山梁,面朝山沟,被茂密的松树枥树丛所隐蔽,其中寂寞、清静、恍然绝世,听不到车马的喧嚣,看不见人的足迹。每当风停了,太阳出来的时候,江面波平浪静,子瞻就拄着拐杖,带上酒,驾着渔舟,到江南去。山中有几个人,待客热情,都爱好游玩,听说子瞻到来,急忙裹着头巾,笑着出来迎接他,然后一起去游玩,一直走到深山尽处,大家都很疲惫了,扫去落叶,坐在才停下来休息。他们扫去落叶,席地而坐,大家举起酒杯,互相问候,玩得非常开心,都忘记了回家,常常在山上夜宿。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,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,没觉得时间有多长。 可是要到西山去时,必须经过青松翠柏之间,还要走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,才能到达平坦的地方,游人到了这里一定要休息一会儿。人们倚靠在奇形怪状的石头上,在大树的树荫下休息,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,向上可以看到巍巍高山,小溪幽谷就在旁边,还有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的阴面和阳面的景像,都展现在人们面前。这里还有一座破旧的亭子,它的遗址非常狭小,不能容纳游人。亭子旁长着几十棵古树,树幹很粗壮、千尺之高,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。子瞻每次到了树下,就成天在观察它们。一天,来了一阵暴风雷雨,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起,子瞻趁机把长树的地方开闢出来,亭子的地基子是扩大了。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,笑着说:“这大概是上天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愿望吧?”一座新亭子就开始修建了。亭子建成后,西的胜景终子完备了。子瞻非常高兴。 我年轻的时候,跟随着子瞻到各地游玩。遇山就登山,遇水就划船,子瞻每次都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先下水。有些地方不能到达,子瞻一天就闷闷不乐了。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,自由自在地在泉边岩石上漫游,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,随意检着山中的落果,喝着溪水,看到他这样子的人都把他当做神仙。其实天下的乐事很多,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是最开心的。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,什么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;到了他兴尽的时候,常常感到吃惊,又自我解嘲。就好像是喝酒吃饭,丰盛的菜肴摆在面前,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罢了,而吃下去后,那些食物同样都变成了腐臭的东西,有谁知道哪些东西该吃,哪些东西不该吃呢?只要心中无愧,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,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又有什么呢。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找到快乐的原因。
【赏析】
《武昌九曲亭记》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篇描写武昌九曲亭的散文。 全文记述了苏辙的哥哥苏轼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缘由,说明苏轼“适意为悦”的思想情趣,表现出苏轼游乐山水中的那份洒脱和磊落。显然,作者也在此寄托着思想。全文构思奇特,既抓住建亭的事实特点,也凸现苏轼的思想性格。 文章巧用双线结构,描写苏轼游山建亭行动与赞美苏轼“适意为悦”情怀相辅相成,而以后者为主线,每段结末之旬前后呼应,点明文章脉络,反复强调苏轼寄情山水,其乐无比。文章时空跨度大,忽而武昌之游,忽而少年之游,笔墨挥洒自如,并将叙事、写景、抒情、议论熔为一炉。景致美、人情美、哲理美浑然交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