胔
胔拼音:zì注音:ㄗˋ异字体:瘠 ? ? ?
部首: 肉部部外笔画:6画总笔画:12画 繁体部首:肉部繁体笔画:11画康熙字典:胔(11画)
五笔:HXMW仓颉:YPOBO郑码:IIOO四角:22227电码:5156
统一码:80D4汉字结构:上下结构
笔顺:丨一丨一ノフ丨フノ丶ノ丶
民俗参考
汉字是否常用: -
字形结构
汉字部件构造 :首尾分解查字 :此肉(cirou)
笔顺编号:212135253434
笔顺:丨一丨一ノフ丨フノ丶ノ丶
笔顺读写:竖横竖横撇折竖折撇捺撇捺
胔编码/UNICODE
胔字UNICODE编码U+80D4,二进制: 1000000011010100,十进制: 32980,HEX编码:E88394,UTF-8: E8 83 94
基本字义
胔 zì(ㄗˋ)
(一)、带有腐肉的尸骨;也指整个尸体:“掩骼埋胔。”
(二)、瘦:羸胔老弱。
基本词义
● 胔 zì
〈名〉
腐烂的肉 [decomposed meat]
掩胳埋胔。——《礼记》。郑玄注:“骨枯曰胳,肉腐曰胔。”
康熙字典
胔【 未集下 】【 肉部 】康熙筆画: 11画 部外筆画: 5画
《集韻》疾智切《正韻》資四切,?音漬。《說文》鳥獸殘骨曰骴,可惡也。《禮·月令》掩骼埋胔。《註》肉腐曰胔。《前漢·陳湯傳》埋胔。《註》有肉曰胔。
又《廣韻》疾移切《集韻》才支切,?音疵。《廣韻》人子腸名。
又水族之名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摸蝳蝐,捫胔蠵。
又《集韻》牆之切,音慈。水腸謂之胔。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海水雖大,不受胔芥。《釋文》胔,音慈。
又《五音集韻》秦昔切,音籍。病也,瘦也。
又《五音集韻》疾二切,音自。骨有肉也。《集韻》本作骴。亦作髊㱴殐。或書作?。
音韵参考
[ 平水韵 ]:上平四支·去声四寘
[ 粤 语 ]:ci1
方言
⊙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 zih1 [台湾四县腔] zih5 cih5 [海陆丰腔] zih5 cih6
⊙ 粤语:ci1 zi3
English
rotten meat; bones of dead anima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