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教复读网 新华字典 "惕"  
所有汉字
按拼音查找 按部首查找

拼音:注音:ㄊ一ˋ异字体: ? ?

部首: 忄部部外笔画:8画总笔画:11画 繁体部首:心部康熙字典:惕(12画)

五笔:NJQR仓颉:PAPH郑码:UKRO四角:65535电码:1912区码:4472规范编号:2443

统一码:60D5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五行属性:

笔顺:丶丶丨丨フ一一ノフノノ

民俗参考

汉字是否常用: ✔常用字✔标准字体✔现通表汉字五行:火属性

字形结构

汉字部件构造 :忄日勿首尾分解查字 :忄易(xinyi)

笔顺编号:44225113533

笔顺:丶丶丨丨フ一一ノフノノ

笔顺读写:捺捺竖竖折横横撇折撇撇

惕编码/UNICODE

惕字UNICODE编码U+60D5,二进制: 0110000011010101,十进制: 24789,HEX编码:E68395,UTF-8: E6 83 95

基本字义

tì(ㄊ一ˋ)

(一)、戒惧,小心谨慎:警惕。惕惧。惕惕。惕厉(心怀戒惧。亦作“惕砺”)。

(二)、疾速:“一日惕,一日留”。

基本词义

〈动〉

(一)、 (形声。从心,易声。本义:害怕,放心不下)

(二)、 同本义 [be on the alert against]

惕,惧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
惕,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夕惕若厉。——《易·乾》。郑注:“惧也。”

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:“惧也。”

无日不惕,岂敢忘职?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

行人皆怵惕。——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

愧惕惭惧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(三)、 又如:惕息(忧心戒惧,不敢喘息。形容恐惧到了极点);惕惕(忧心戒惧;忧劳);惕 虑(戒慎谋虑);惕心(心有所惧)

(四)、 忧伤 [distress;sad]

血去惕出。——《易·小畜》。虞注:“忧也。”

抱拙终身,以死谁惕。——柳宗元《乞巧文》

(五)、 又如:惕然(忧虑的样子);惕想(忧思)

词性变化

〈名〉

百度百科释义

惕,戒惧;惊慌不宁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怵惕思虑者则伤神。”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秋刺春分,病不已,令人惕然欲有所为,起而忘之。”《素问·阴阳脉解》:“闻木音则惕然而惊,钟鼓不为动。”

康熙字典

惕【 卯集上 】【 心部 】康熙筆画: 12画 部外筆画: 8画

〔古文〕惖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他歷切,音剔。《說文》敬也。从心易聲。

怵惕也。憂也,懼也。

《爾雅·釋訓》惕惕,愛也。郭註詩云,心焉惕惕。韓詩以爲悅人,故言愛也。

疾也。《吳語》一曰惕。《註》疾也。疾速之疾。

《說文》或作悐。《前漢·王商傳》無惕悐憂。《集韻》亦作??。

叶汀藥切,音託。《揚子·太?經》心惕惕,足金舄,不志溝壑,舄音削。

说文解字/注解说明

惕【 卷十 】【 心部 】

敬也。从心易聲。悐,或从狄。他歴切〖注〗惖,古文。

(惕)敬也。从心。易聲。他歷切。十六部。

音韵参考

[ 上古音 ]:锡部透母,thyek
[ 广 韵 ]:他歷切,入23錫,ti,梗開四入青透
[ 平水韵 ]:入声十二锡
[ 唐 音 ]:tek
[ 国 语 ]:tì
[ 粤 语 ]:tik1

方言

⊙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tit7 [梅县腔] tit7 [宝安腔] tit7 [客英字典] tit7 [台湾四县腔] tit7 [客语拼音字汇] tid5

⊙ 粤语:tik1

惕字组词

惕惕

English

be cautious, careful, ale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