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
菩拼音:pú注音:ㄆㄨˊ异字体:萯
部首: 艹部部外笔画:8画总笔画:11画 繁体部首:艸部繁体笔画:14画康熙字典:菩(14画)
五笔:AUKF仓颉:TYTR郑码:ESJ四角:44601电码:5476区码:3848规范编号:2210
统一码:83E9汉字结构:上中下结构五行属性:木吉凶寓意:吉
笔顺:一丨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
民俗参考
汉字是否常用: ✔常用字✔次常用字✔标准字体✔现通表吉凶寓意:吉汉字五行:木属性
字形结构
汉字部件构造 :艹立口首尾分解查字 :艹咅(caopou)
笔顺编号:12241431251
笔顺:一丨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
笔顺读写:横竖竖捺横捺撇横竖折横
菩编码/UNICODE
菩字UNICODE编码U+83E9,二进制: 1000001111101001,十进制: 33769,HEX编码:E88FA9,UTF-8: E8 8F A9
基本字义
菩 pú(ㄆㄨˊ)
(一)、〔菩提〕a.佛教指豁然开朗的彻悟境界,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;b.常绿乔木,树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胶。原产于印度。
(二)、〔菩萨〕a.佛教指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,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,地位仅次于佛的人;b.泛指佛和某些神;c.喻慈善的人。
基本词义
● 菩 pú
〈名〉
(一)、 菩提(音译):意为正觉。指对佛教“真理”的觉悟 [梵文 Bodhi]
菩,梵言菩提, 汉言王道。——《广韵》
(二)、 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;亦指树名,即菩提树
(三)、 “菩萨”:佛教名词。梵文菩提萨埵(Bodhi-sattva)之省,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时的称号,后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;亦指人们崇拜的偶像;或比喻心肠仁慈的人
百度百科释义
菩,pú,字从艹从咅,咅亦声。“咅”意为“拥护或反对”,引申为“聚拢或散开”。“艹”与“咅”联合起来表示“把草聚拢或扒拉开”。本义:把草聚拢做成席棚。特指:席棚。
康熙字典
菩【 申集上 】【 艸部 】康熙筆画: 14画 部外筆画: 8画
《唐韻》薄亥切,音倍。《說文》草也。《齊民要術》凡榖田,二月上旬及麻菩楊生種者爲上時。
又《九經考異》《易》豐其蔀。鄭?作菩,小席也。
又《廣韻》蒲北切,音匐。義同。
又房久切,音阜。香草。《周禮·夏官·大馭註》以菩芻棘柏爲神主。
又《玉篇》薄胡切,音蒲。菩提,樹名。《酉陽雜俎》樹出摩伽陀國。
又《柳宗元·無姓和尚?註》佛書云:菩提薩埵,言覺有情也,從?稱菩薩。《綱目集覽》《釋典》:菩之爲言了也。
说文解字/注解说明
菩【 卷一 】【 艸部 】
艸也。从艸咅聲。步乃切
(菩)艸也。周禮注。犯軷以菩芻棘柏爲神主。郭樸注穆天子傳云。萯今菩字。按許書則菩、萯各物各字也。从艸。咅聲。步乃切。一部。易豐其蔀。鄭、薛作菩。云小席。
音韵参考
[ 粤 语 ]:pou4
方言
⊙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 pu2 [宝安腔] pu2 [沙头角腔] pu2 [客英字典] pu2 [海陆丰腔] pu2 [陆丰腔] pu3 [东莞腔] pu2 [客语拼音字汇] pu2 [梅县腔] pu2
⊙ 粤语:pou4
菩字组词
English
herb, aromatic plant